时间:2022-10-23 00:11:57 | 浏览:2584
本报见习记者 林娉莹
日前,纳思达发布2020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,公司预计2020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.8亿元-4.1亿元。
纳思达表示,2020年第二季度,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,公司耗材业务和微电子芯片业务快速恢复,收入和净利润比2019年第二季度均有较大增长。
近年来,全球打印耗材市场竞争形势较为激烈,在紧张的市场环境下,纳思达作为全球细分市场的领先企业,基于公司原先在专利技术、产品品质以及市场占有率上的优势,及其对所收购三家耗材公司的充分整合,实现了耗材产品的差异化布局,并巩固公司专利及技术领先地位,保持耗材业务经营的持续向好。在2020年上半年,纳思达的耗材业务继续保持良好的经营势头,耗材业务的营业收入同比实现23%的大幅增长,同时利润也有所增长,在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净利润同比下降25%的情况下,二季度实现大幅增长。
此外,据IDC发布的全球打印外设设备出货量统计,2019年纳思达的打印机出货量全球排名第四,市场地位稳固。
微电子芯片业务方面,纳思达通过近几年在多核异构SoC设计、加解密技术及芯片的兼容替代设计上构建的核心竞争力,不仅在打印机主控芯片及打印耗材芯片保持了市场地位和占有率,还成功开拓了消费电子及工控领域方面的芯片业务。丰富了公司芯片产品品类,这也帮助了公司在第二季度实现业绩的追赶,使上半年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,但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。
利盟打印机业务方面,自2016年并购美国利盟国际公司以来,纳思达通过对利盟的不断整合与消化,利盟的经营及业务已进入持续良好的发展轨道。在中国市场,利盟打印机产品在过去三年销量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。在利润方面,利盟的业绩也一直稳中有进,并在2019年实现并购后的首次扭亏为盈,连续两年经营利润稳步攀升。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,虽然利盟的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13%,但公司通过实施严格控制利盟费用支出等系列举措,取得了良好成效,使利盟上半年的净利润相比上年同期扭亏为盈,充分体现了公司对利盟的治理和管控能力。
(编辑 乔川川)
郑州日报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李贞 张萌记者从8月1日召开的金水区上半年经济运行调度会上获悉,上半年,金水区经济总量达到1000亿元,在2022年赛迪发布的全国百强区中,金水区跻身第20位。精准定位,重点项目建设酣。加快推进华中科技园、氢能
上半年,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,沙市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践行新发展理念,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,迎难而上、奋力攻坚,经济发展呈现出总体平稳、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。赵楚辉 摄总量不断壮大。今年以来,沙市区实现地区生产总
齐鲁网·闪电新闻1月28日讯 泰安市泰山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日前发布2022年上半年青年就业见习人员招募计划。为进一步提升就业服务质量,帮助更多青年通过实践锻炼提升就业能力,增强自我就业竞争力,尽快实现就业,经摸底统计,泰山区现有17个
e公司讯,纳思达(002180)1月21日晚间披露业绩预告,2021年度,公司预计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.1亿元至13.1亿元(含奔图电子归属于上市公司39.31%份额的2021年1-9月净利润及2021年10-12月100%份额的
来源:证券日报本报记者 赵 琳3月2日,纳思达发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预案。该公司拟分别以2.14亿元、1.96亿元和1.25亿元收购拓佳科技、欣威科技和中润靖杰三家公司各49%股权,本次交易合计涉资5.35亿元,收购完成后,上述三家公司将成为
1月12日讯,纳思达(002180)今日早盘出现异动,截至发稿,纳思达报26.56元/股,涨幅为4.44%,成交量1.35万手,换手率0.2%,振幅5.31%,量比2.53。技术面上,目前纳思达(002180)处在5日线、10日线上,20日
挖贝网8月20日,深南电路(002916)近日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,报告期内营业收入5,880,837,964.42元,同比减少0.58%;净利560,850,202.00元,同比净利减少22.57%。来源链接:http://www.c
8月23日,特步国际(1368.HK)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财报。特步国际上半年收入达56.84亿元,同比增长37.5%;经营利润实现9.22亿元,同比增长34.8%;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净利润为5.90亿元,同比增长38.4%。整体上看,
《期开得胜》:黑色和建材维持空头思维;能源化工跟随原油波动,各品种表现分化.mp34:51来自南财音频把握最新国内外行业发展态势,提前剖析国内期货市场热点品种,带来最贴近市场的操作技巧分享。
白云机场绿色机场建设再获喜讯!近日,白云机场顺利通过国际机场协会(ACI)的机场碳排放(Airport Carbon Accreditation,简称“ACA”)二级认证,这是继今年年初通过ACA一级认证后在碳管理方面获得的更高级别认证,创